林同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个乖乖女,从小认真学习,听父母的话,学校里担任各种学生干部职务,和老师的关系也很好,没有什么非主流的表现。所以,当她在杭州华通留学的张顾问和我面前提出大学要读建筑专业时,她的父母当场都被吓了一跳,说“你怎么没跟我们商量过?”。
林同学谈了很多想法,谈到她对老家古建筑的保护情节,谈到她崇拜的名人是林徽因。。。。。。可以看出,这个想法在林同学心里已经酝酿了很久,她乖乖女的外表下,其实内心是很有想法的。
但是建筑专业不好申请,除了要求不错的SAT和托福以外,还需要提供作品集,这就比别的学生活生生多出了一件不小的任务。而林同学本身并不是艺术生,已经有很多年没有作画,她之前画的作品也不怎么拿得出手。这无论对学生还是我们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作品集在她的申请材料里占了很大的比重,但她目前的水平与我们约定的美国前30大学的目标实在差得比较远。
怎么办?只能从头开始辅导作品集,这不是一个画技的辅导,而是艺术观和审美观的颠覆性“洗脑”。为什么?因为中国的艺术教育主张的是“画的像”,作品都是临摹,而国外的大学追求的是“创造力和想象力”。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国内学生最缺失的部分,但又是作为一个艺术家核心的部分。
怎么辅导?先“洗脑”,破除国内应试的那种画法,然后让她从不同视角去思考或理解她之前的作品,产生一些新的领悟,然后带她看一些国外本科学生的作品,再加上一些心理学的辅导,最后扭转过来。
虽然学生最后的作品集还没让我特别满意,但确实已经比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学生的目标也更加坚定了,对如何追求更高境界的艺术的思路也更清晰。虽然她的标化成绩并不高,SAT 2050,托福104,但是她的作品集以及我们杭州华通留学辅导的文书,已经帮她成功拿到了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offer。其中卡内基梅隆,是学生最想去的学校。
卡内基梅隆大学;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