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板
她来的时候,托福、GRE已经考了一个分数出来,但是成绩也不是特别高。我建议她再去重考这两项,尽量考出一个更高的分数。她也继续尝试去考,但是托福始终没有提高,最高的一次是99分,最终还是没有考到100分,没能发生质的突破。不过,GRE最后一次考到324,数学170,是个不错的成绩,基本达到预期。
如果一定要说他的优势在哪里,就是专业成绩和整体还不错,GPA 3.5。按照她的条件,应该是可以申请到排名30-40的学校。
理工科学校在收学生的时候,比较青睐那些有研究经验,能帮自己做研究项目的人,博士申请更是如此。所以申请者需要在自己的文书里面体现出自己以前做过什么、做得怎么样、以后能做什么、未来想做什么。
如果可以让教授感觉到这个学生可以帮自己干活、做研究,帮自己出论文,将来能够做项目,那这个申请就已经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
863
我问她有没有做过相关的学术课题,她说,有。从大三开始,她就跟着清华大学的一个教授做国家级的科研项目,俗称863。
在这个项目里,她负责图形处理相关的工作,前后持续了一年的时间。这一年里,她在基于Android平台的轻量级图形渲染引擎中,负责轻质渲染和安卓系统中复杂模型的简化算法;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矿床等级评定中制作了一个误差小于5%的神经网络模型;在三维空间可视化电压部分,参与开发观察电网实时操作于预期潜在风险评估的可视化设计。。。。。。这是一个很好的经历,我们打算在这个基础上去展开她的申请文书。
她想申请计算机。计算机分为两大块,一个是计算机科学,一个是计算机工程。我问她对图形处理感觉怎么样,她觉得挺能接受,甚至对动画制作都很感兴趣。后来,我们把计算机工程方向的图形处理作为她主要的研究和学习方向。
文书
整个文书在简练、平实的同时,需要尽量谈一些对专业的理解。比如,对图形处理的最新技术了解多少、对最新的一些概念了解多少。。。。。。除了写这些,还需要有很明确的学习计划:你有什么打算?你要学哪些技术?如何解决目前还没能很好解决的问题?
在文书里,我建议她多体现这些东西,建议她用这类思维方式去撰写。另一方面,我们把每所决选院校的教授信息、研究方向都提供给她。这样,她可以根据这些资料,知道教授研究的侧重点在哪里,在写文书的时候尽量往这些课题上去靠,这种学术上的趋同性往往很容易消融距离感,提升教授对学生的认可度。
录取
她是快要9月底的时候找到我们北京华通留学,11月的时候材料都递出去了。元旦之前,她就收到了布朗的offer,这个学校是最早给她发录取的,学校的综合排名很高,是常春藤名校,专业排名并不是特别靠前的一个学校。
有这个结果她很开心,想马上给布朗回复说自己愿意去那里,其它的学校不考虑了。我建议她先别急着做决定,再等等其它的结果。不久,其它学校的offer也陆陆续续收到了,其中还包括南加大,这所学校的专业排名比布朗还要高。
一般来说,托福不到100分的申请者是不符合南加大的录取要求的。但是,在理工科一些偏学术性的学校、排名靠前的学校更重视申请者对专业的理解和学术能力,托福成绩并不是衡量录取与否的决定性标杆,即使语言成绩差一点,学校也会酌情考虑,破例录取。她的托福只有99,被南加大录取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证。特别需要提到的是,这样的破例申请在文科专业几乎是没办法实现的。
后记
每个人的想法、计划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北京华通留学需要按照学生的特点和要求去帮她们做方方面面的考虑。
在绝大多数的理工科申请中,我们都会建议学生去学一个专排高的学校,但是这个女生的情况比较特殊,是个特例。
原本应该念排名30-40学校的女生,被前20的学校录取——这是一个凭借研究经验刷新申请结果的典型例子。她的成功传递了一个讯息:美国学校需要有用的人。申请者能够为学校和教授做什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申请的成败。学校对于那些有实干精神、具有研究能力的学生,往往会在一些硬性语言条件上留有余地。
她需要在布朗和南加大之间做出选择。布朗是常青藤,综排高,南加大专排高,如果想进一步深造,这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问她在念完书之后有什么打算,她说打算回国,因为她的家庭有这方面的需要,她的妈妈在日本有公司,她的未来很可能是回来帮助家人打理企业。
另外,她很明确的说自己不想念博士。这个算是理工科申请里面比较特殊的一个例子,很多都是想一直读到博士的,但是她只是想要一个名校的硕士回来,至于专排是多少并不是很重要。很自然的,她最后选择了布朗。